记者近日从省商务厅获悉,今年以来,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进出口已连续19个月两位数增长,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171家,较去年同期增长16.3%,外贸发展实现量质齐升。
前不久,一列满载PVC颗粒的铁海联运班列顺利从西宁综合保税区装铁路集装箱,发往青岛港运往泰国,这是“西宁号”铁海联运首发班列,打通了“青货出海”新通道。
“公司此前主要从西宁公路运输至宁夏,再经铁路运输至港口。这是首次尝试从西宁综保区通过铁海联运班列将货物运输至青岛港。传统运输周期大概需要45天,铁海联运模式可以实现一单到底,我们的运输周期可以节约10天,运输成本能节约近15%。”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关务经理鲍辉章说。
连续19个月两位数增长,这是青海外贸行业近来交出的一份优异答卷。为支持、培育外贸经营主体,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省商务厅建立政策保障机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物流成本、融资成本,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和风险应对能力,企业政策获得感明显增强,开展进出口业务的积极性高涨。据统计,前10个月,我省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171家,增长16.3%。民营企业进出口19.4亿元,增长15.2%,占同期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2.6%;国有企业进出口16.7亿元,增长9.2%,占同期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5.4%。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391.1万元,增长2.8%。
“省商务厅积极与青藏铁路公司开展沟通合作,前三季度累计引导五彩碱业、宜化、创安等企业采用多式联运方式开行国际货运班列132列,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得到有效保障。”省商务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帮助企业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省商务厅与中信保陕西分公司签署《青海省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全风险覆盖”承保协议》,利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项目支持我省出口企业统一投保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稳定在80%以上,持续保障了我省小微企业开拓市场收汇安全。(记者 范程程)